
近日,國家農業農村部發布金融支農八大創新模式與十大典型案例,中國工商銀行“‘興農撮合’服務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成功入選“金融支農八大創新模式”?!芭d農撮合”活動由工商銀行獨家聯合農業農村部共同開展,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產業強鎮及下轄經營主體提供精準高效的產銷對接、招商引資和金融服務。
截至2022年6月末,“興農撮合”活動已在全國30多個省份開展,覆蓋117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74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455個農業產業強鎮,服務超5.2萬個農業經營主體。工商銀行聯合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專題撮合對接活動80余場,累計促成各類合作意向3300余個,制定綜合金融服務方案200余項,融資落地超140億元。

工商銀行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圍繞“國家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長”,立足城市金融、金融科技、綜合服務優勢,會同農業農村部共同開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興農撮合”活動,幫助農業經營主體拓展產品、項目、技術、資金等合作渠道,探索解決鄉村產業生態不完善、鄉村金融服務供給不充足等問題。
專屬服務平臺
搭建“三農”供需“新橋梁”
工商銀行自主設計研發“興農撮合”平臺,通過網頁和APP兩種渠道,為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主體開設特色專屬主頁,引導各經營主體通過平臺發布產品、需求及招商引資信息,圖文并茂、準確生動地進行展示推廣,尋求合作伙伴,實現線上化供需匹配。目前,平臺已發布各類涉農供需信息1萬余條,覆蓋50%的農業產業強鎮、60%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70%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并篩選建立重點采購商、供應商庫,提供更加高效、精準的產銷對接服務。同時,工商銀行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下,建設推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管理信息平臺”,加大對農業產業融合項目數字化運營的支持。

專題對接活動
激活產業融合“新動能”
工商銀行會同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先后圍繞農產品購銷、文旅產業鏈建設、“金磚+”農產品跨境經貿合作等主題,舉辦招商拓展、供需對接等活動80余場,創新探索“線上+線下”“云展廳+云發布”“推介會+對接會”“直播帶貨”等多種形式,推動參會主體拓寬供貨、銷售渠道,實現廣泛交流合作。例如,在福建,圍繞當地水產、茶葉、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舉辦撮合活動,現場促成意向性合作金額1億元;在河北,邀請某農業龍頭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150余家參與撮合活動,現場促成采購意向40余筆。

綜合金融服務
輸送鄉村振興“新活水”
對入駐“興農撮合”平臺的農業經營主體,工商銀行積極用活項目財政獎補資金、農業補貼、保險、擔保、訂單等結構化信息數據,結合農業經營主體類型和產業發展階段,探索開展信貸產品創新,實現融資支持落實落地。目前,已先后為20余個?。ㄗ灾螀^、直轄市)的近500個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提供意向性授信額度800億元,融資落地140余億元,涵蓋種養殖、深加工等多個重點領域。例如,在貴州石阡推出“石阡苔茶產業貸”,提供4800萬元融資支持;在江蘇儀征投放1.5億元項目貸款,支持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

各方資源融匯
共建鄉村振興“新生態”
工商銀行會同農業農村部第一時間啟動活動的組織推動及宣傳推廣,通過開展“興農撮合”全國視頻培訓會、參與全國農業系統有關專題培訓班授課等,對活動進行專題推介,成功引導一批農業行業組織、科研院校、龍頭企業積極參與“興農撮合”活動,形成金融、人才、技術、信息等要素集成的興農“生態圈”。例如,積極將“興農撮合”服務對接融入全國工商聯“萬企興萬村”行動方案,在廣東建設“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產業興農聯盟”,在四川與四川農業大學和某科技公司開展“金融+科技+人才”戰略合作等。
